欢迎访问宗祠文化研究网!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
溯姓氏之源 寻华夏之根 传世代文明
溯姓氏之源 寻华夏之根 传世代文明
新闻来源:网络转载   添加时间:2017/3/25 9:15:06   浏览次数:

自从盘古开天地,三皇五帝到于今,我们的祖先与天斗,与地斗,历经磨练。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、文明和传统的美德。为我国文明的起源、社会的演进,民族的融合和历代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与社会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。历史证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,宗族是中华民族流传最久的血缘群体,同一族源的人,寻根问祖,是一种自觉的追求。敬爱祖宗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,追溯和认识本族的过去,是我们的共同愿望。改革开放以来,海内外华人掀起了寻根问祖的热潮,他们千里迢迢来到河南祭拜祖先。漯河地处中原腹地,也不断迎来海内外寻根问祖的客家人。据不完全统计,漯河市常见的姓氏,约有500个左右。其中张姓是漯河的第一大姓,共有260059人,占全市人口的10%;王姓246239人,占全市人口总数的9.5%;李姓246006人,占全市人口的9.4%;三大姓占全市人口的28.9%。依人口数量排序,居于前十位的姓氏还有刘姓、赵姓、杨姓、陈姓、郭姓、宋姓和周姓。以上十大姓氏,共有1343406人,占全市总人口的51.6%。
还有一些比较罕见的姓氏,他们人数虽少,但是在其集中的聚居之地,也是宗气相连,代代相传,不断繁衍发展的。
望族遍全国,其根在漯河
(本地起源之姓)
胡 姓
胡姓一支出自妫姓,是以谥号为氏的。胡姓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圣君虞舜的妫姓后裔胡公满。他是周武王的东床快胥,被封为陈侯,他所建的陈国就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,他去世后谥号胡公。陈国被楚灭后,子孙便以其谥号为氏,称胡氏。胡姓和陈姓都是胡公满的后代,陈国之民逃奔到哪里,哪里就有胡姓和陈姓。
还有一归姓胡国,他源于颛顼,开始也是在郾城古城建国,比姬姓胡晚二百多年。后来,楚国为抵制东方诸夷,又让归姓胡国之民迁徙到现在的安微阜阳建国。
出自姬姓的胡姓,是以国为氏的,这就是源自我们郾城的胡姓。周朝初年,武王封了不少姬姓国,如虞(山西平陆县西北)、毕(陕西咸阳市东北)、蔡(河南上蔡)、岑(读作cen,陕西韩城)、郜(山东成武县东南)、管(河南郑州)、蒋(河南固始)、鲁(山东曲阜)、沈(河南平舆)、应(河南平顶山)、胡(河南郾城)等。《史记·陈杞世家》曾说:周武王时,侯伯尚千余人。江、黄、胡、沈之属,不可胜数。胡国开国的君主是谁,史无记载。姬姓胡国在《左传》中有两处记载,一曰:鲁哀公六年冬天,哀公让胡姬(胡国之女,姬姓,景公妾)带着安孺子去到赖地。把鬻女送到别处,杀死王申,拘捕江说,把王豹囚禁在句渎之丘。二曰:鲁哀公八年五月,有人在齐侯那里诬陷胡姬,说她是安孺子的同党。六月,齐候杀了胡姬。胡国遗址——古城城墙遗址
圣土育俊彦,郡望传后世
(漯河诸姓名人)
郡,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地方建制,始于秦代。自从秦始皇统一天下,废除大小采邑,以“郡县制”代替了周朝的“分封制”。所谓郡望,是指一个姓氏繁衍发展成为名门望族的地方。在封建社会,姓氏贵贱,人才选拔,甚至婚配嫁娶等,多以郡望而论,它是社会地位的象征。在古代,今漯河的召陵属汝南郡,舞阳、临颍属颍川郡。那时候,有一些姓氏,繁衍很快,发展也很迅速,特别是有的姓氏还出了一些名人,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。现简单地说几个郡望吧。
召陵许氏
召陵之许姓是炎帝苗裔伯益之后。周武王封其苗裔文叔于许国(今河南许昌)。其始祖为文叔,春秋时,许灵公被迫南迁叶地,许国成为楚国的附庸。战国初期,被楚所灭,许国之民为不忘祖,便以国为氏,而许文叔也就成了许姓的得姓始祖。迁散他乡之后成为望族的有三支。
第一支,由许向北迁往冀州高阳北新城都乡乐善里(今河北省高阳县东)。秦末有许猗,隐居不仕。曾孙许毗,汉侍中太常。生子许德,任安定、汝南太守。德生四子,许据、许政、许邈、许劲。许据任大司农,生子许允,任魏中领军、镇北将军。允孙许式生二子,许贩、许迈,贩任晋司徒掾。贩生四子,许茂、许徇、许嶷、许雅。徇生四子,许元之、许仲之、许季之、许珪。许珪,任宋给事,著作郎。珪生许勇慧,任齐太子家令,晋陵县(今江苏常州)侯。勇慧生二子,许懋、许胤,懋任梁天门(今湖南省石门县)太守。懋生二子许亨。胤次子许政,别居邵陵(今郾城召陵)。这支许氏宗族先是由许迁向北方,因子孙出任做官,又自北迁往南方各地。
第二支,由许向东迁往昌邑(今山东金乡县西北),最早的是汉高祖功臣许盎,还有东汉许劭,从昌邑徙居平舆,是有名的月旦评者。他的从祖许敬为司徒,敬子许训为太尉,训子许相为司徒,并为三公。
第三支,由许直接迁徙汝南,东汉有经学家、文字学家许慎。他博览群书,“五经无双”,花费了近40年心血,撰写了不朽著作《说文解字》。此书集古今文经学和训诂之大成,为连接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,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。
一世:许慎《后汉书·儒林传》曰:许慎,字叔重,汝南召陵人也。性淳笃,少博学经籍,马融常推敬之,时为之语曰:“五经无双许叔重。”为郡功曹,举考廉,再迁除洨长。卒于家。
初,慎以《五经》传说臧否不同,於是撰为《五经异义》,又作《说文解字》十四篇,皆传於世。
二世:许冲,召陵万岁里公乘,汉安帝建光元年(公之121年)农历九月二十日上《说文解字》和《孝经孔氏古文说》,皇上赏赐葛布四十匹。
召陵缪氏
召陵缪氏,为秦缪(也作穆)公之后,以谥为氏姓缪。
缪肜,字豫公,汝南召陵人。从小丧父母,兄弟四人,和睦相处,财产共亨,及至各娶妻房,遂求分门另居,且数有争斗之事。缪肜非常气愤,就关起门来,捶着胸脯自责道:“缪肜啊,缪肜,你修身谨行,学圣人之法,欲齐整风俗,怎么就不能纠正自己的家风呢?”弟及弟媳见此情景,便叩头谢罪,和好如初。肜任县主薄时,县令犯事被考查,衙吏皆怕牵连自己,不敢为其作证。而缪肜却无所畏惧,勇于作证。反复传唤五次入狱,因受苦刑而皮开肉绽,甚至体烂生蛆,被牵连四年。太守陇西梁湛召为决曹史,安帝初,湛病卒。缪肜到陇西送丧,刚刚开始埋葬,即逢西羌叛军蜂至。肜让湛妻避乱他乡,自独留守不去,以井旁边的一个洞窟为潜身之处。白天隐身,夜晚负土,为湛立起坟塚。湛妻归见此情,非常吃惊。肜的义举从此在陇西传扬。人们赠他车马衣物,他婉言谢绝,而归乡里。后辟公府,迁升为中牟县令。因县近京师,多权贵富豪,肜上任后,铲除奸吏及贵戚一百余人,威名大震。后卒于官。

征羌范氏
汉时,在今漯河市东召陵东南一带有一个征羌县,属汝南郡管辖。有郡望范滂。范氏出自帝尧裔孙,周时为唐杜氏,周宣王灭杜,杜伯之子奚(xi)叔奔晋为士师,曾孙士会,食采於范地,子孙遂为范氏,到了后汉,博士范滂世居河内。
一世,范显,字叔矩,汝南征羌人。母亲去世,埋葬之后,他不视粥食,且说:“今皆匍匐号兆上阙,言困糊口,非孝道也。”办完母亲的丧事,他把家人徙于九江种田畜牧,用劳动所获,解债负土,成塚立祀。守孝期间,范显让二兄弟读书,自己独寝坟侧,哀叹不止。因他孝敬,拜为中司句章长,迁升龙舒侯相。
二世,范滂,字孟博。范滂品德高尚,学识渊博,被郡国举为光禄孝廉。他初任清诏使,访查民情,严厉执法,那些自知为政污浊的郡守、县令,闻风解印,逃之夭夭。滂被擢升为光禄主事。后来担任评议州郡官职行为的三府掾采长史。他一次就弹核刺史和二千石豪权十余人,尚书责备地检举太多,他说:“农夫锄草,嘉禾必茂,忠臣锄奸,王道必兴。”范滂见自己对朝庭赤胆忠心,反招疑忌,便投笏弃官,扬长而去。当时汝南太守宗资闻其美名,就敦请他作汝南郡功曹,委以政事。他坚持任人唯贤,唯才是举的原则,就是对他的亲戚也不故息迁就。他有个外甥叫李颂,是东汉开国功臣李通的后代,中常侍唐衡,令宗资给他安排个职务,可范滂了解李颂的情况,就把这事搁置起来,宗资慑于范滂的正直无私,不敢直面范滂,就迁怒于书佐朱零,对他动刑拷打,朱零说:“范滂清裁,犹以利刃齿腐朽,今日宁受刑死,而滂不可违。”后来范滂因党祸入狱,狱卒让祭陶神,范滂说:“皋陶古之贤者,范滂无罪,他会告诉上天的。如滂有罪,祭之何益。狱吏施刑,他说自己身体强壮,与同郡袁忠争受苦刑。范滂被释归里,汝南、南阳士大夫夹道迎接,车辆数千。建宁二年大诛党人,督邮吴导奉命捕拿范滂,到了征羌馆舍。怀抱诏书,伏床哭泣,范滂闻听此事后,他说:“这是不忍心捕我呀!”使主动赶到监狱投案。县令郭揖见状,大吃一惊,立即解下印绶,要和他一起逃走,范滂说:“滂死则祸除,我怎敢因罪连累郭君,又叫老母受牵连呢?”他与母亲决别时说:“我弟仲博素来孝顺,自能奉养老母,我愿随从我父龙舒君共赴黄泉,你就只当我得病身亡了吧!”其母曰:“你能与李膺、杜密齐名,死有何憾,常言说,自古忠孝难两全,你就随督邮去吧!” “范滂忍悲含情,毅然随吴督导入都洛阳,被诛死狱中,时年三十三岁。
漯河大槐树 见证移民史
(外地迁入之姓)
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寻根处
陈 姓
源汇区大刘乡的大陈村(曾名封宪里),就是在明洪武年间,陈姓兄弟五人,自山西洪洞县迁来。自明太祖戡定中原。河南地广人稀。陈姓有号三老者,携族自晋返予。其兄弟五人,老大在大刘东一里处建村定居,称大陈村。三老即为大陈村陈氏始祖。三老之七世孙陈玑,字天仪,号莲轩,明嘉靖二年进士,初任北直县知县,实授新城知县。后入户部,补主事,权税临清州,升员外郞,迁郎中,督储徐州、上谷、宣化、大名等处。简放陕西汉中知府,除受封湖广宪使(即按察副使)分巡荆南,兼命庚子科本省乡试大主考。官致五品(相当于今省部级)。明朝嘉靖十二年(公元1534年),皇帝朱厚熜亲赐御碑,加封其父陈鵉为奉政大夫,户部山西司郎中。表章他们以淑德训成贤,为国家培育了栋梁之才。村人便以陈玑之官名,称村名,为封宪里.
陈玑之十一世孙陈伟勋,字山铭,号山民。他博览群书,学问渊博。光绪十八年(1892年),荣登金榜为进士。光绪二十三年,任灌县知县。赴任时,见道旁停放灵柩无数,经查原来是地方官为了盘剥乡民,制订的“人死后不交死人税不能埋葬的土政策”,上任后立即下令革除。光绪二十五年,调任屏山县知县,他采用了“丁保护之,酌提二成养,屯丁费不加”的利民政策,使大片荒地变成良田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被提升为涪州知州。上任伊始,即兴办学校,设置民警,创办勤工局及习艺所,发展实业。涪州辖县夹江县地辟民穷,他鼓励百姓发展养蚕,且明查暗访,昭雪了许多冤案,境内百姓呼青天,称活佛,赞声不绝。他为官二十年,爱民如子,清正廉洁,凡他留任的州县,百姓纷纷为他立碑建祠。会理州有德政牌坊;涪州有去思碑,灌县立有生祠。伟勋居官不忘桑梓,光绪二十六年,河南遭受饥荒,他以个人薪奉“函寄数百金救本村饥民”。还支持侄子陈金台设堂馆,教育学子,劝导金台创办县女子学校。返乡后,担任郾城县志局局长,竭尽全力,潜心修志。民国六年(1917年9月6日),书未成,而身先死。民国十三年(1924年)经政府内务部核准,伟勋公被附祀郾城乡贤祠。

封宪祖蛟龙御碑

陈玑之十二世孙陈金台,字延堂,号燕卿。其父陈传谨诰封中宪大夫,户部主事。金台十四岁补为博士第子员。光绪八年中举人,光绪十五年(1889年)中进士,被乡亲们将其与陈伟勋并称为“叔侄进士”,任户部四川司主事,陕西司主事,顺天府乡试謄录官。光绪二十年,(1894年)任会试内收掌试卷官。宣统二年(1910年)选授安微直隶州滁州知州。滁州地处滁河之滨,盗贼出没,百姓受害,他恩威并施,予以平息,百姓称他为“贤刺史不可多得”。自滁州返里后,致力于公益及教育事业,为桑梓培育人才。民国元年,在金台公倡议下,邑人刘兴汉、佟世楷赞助,以郾城“契尾”学田款为经费创办女子学校。使女子和男子一样有受教育的权力。辛亥革命发生后,与叔父山铭公,一起成立郾城县志局,修纂郾城县记。两年后,叔父病故,公独担重任,他广查资料博访通人,去粗取精,认真整理,在病重时还摘稿中疑事二则,向吏部郎中秦树声问询。民国五年,相继担任河南省议会第二届、三届议员。民国十一年(1922年)补众议院议员。
陈氏后裔或崇文或尚武,英贤辈出,或居官或务农,代不乏人。从清末至今,全村参军从戎的文职武将35人,受过高、中等教育且有相当成就的312人,正在就读的大学生108人。田里的庄稼由亩产一百多斤,增加到亩产一千多斤;人们居住的茅草屋,又从青堂瓦舍,建成了新式楼房;水泥小路,户户相通。陈氏后人正在奔小康的道路上,团结奋进,不久的将来,他们定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。
现在漯河的陈姓,一部分是颍川、汝南郡陈氏后裔,一部分是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的移民。他们分布在大陈、台陈、前陈、坡陈、楼陈、庙陈、双庙陈、干河陈、郭陈、陈桥、陈刘马等村落和城区街道。按人口数量排序是漯河的第七大姓。
于 姓
  在召陵区万金镇坡于村西北一公里处的于氏祖茔始祖墓前,耸立着一通于姓祖茔碑,上刻着:明太祖洪武年间,因山西大旱,禾枯草干,民不聊生。于姓始祖于林兄弟三人,自洪洞县迁于河南西华邑,沙河之南,长居化庄,次居坡于,再次居下堤。那时的化庄、坡于、下堤均属河南省西华县,后归郾城县。那么,于姓的根源在哪里呢?
据史料记载,于姓出自姬姓。是周武王姬发的后代,因国名而得氏。周武王克商后,他的第二个儿子被封在于国(古城在今河南省沁阳西北邘邰镇),称为于邘叔。在于国被灭后,于邘叔的子孙就决定以国为氏,他们为日后便于相认,就在自己的胳膊上刺上了自己的姓氏,可匆忙之中,有的刺的是邘字,有的刺的是于字,这样他们有的姓邘,有的则去邑旁姓于。于姓兄弟姓的就是这个干勾于。
于姓兄弟三人,来到河南以后,老大和化庄姓化的居住在一起,称为化庄。老三和姓余的居住在沙河堤下,称为下堤于村。老二在离此二十几里的大坡居住下来建村,称为坡于村。于林兄弟,虽没有什么文化,但他们有吃苦耐劳的开拓精神,在这荒凉的土地上开垦种殖,搭房盖屋,繁衍生殖,创造了动人的业绩,历练出了许多英雄人物。
万 姓
万姓源于姬姓。据《史记·魏世家》记载,周武王姬发灭商后,封姬姓人“高”于毕,建立毕国,称为毕公高。毕公高的后裔公元前661年,晋国攻灭霍、耿、魏三国,毕万在战斗中立大功,晋献公便把魏国旧地(今山西芮城)作为封邑赐给他,命为大夫。晋献公死后,毕万家族势力强大,使魏国逐步发展成为战国七雄之一。毕万的子孙遂以他的名“万”为姓。
万姓在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名人。战国时齐国有万章,为孟轲第子。西汉末有万修,始为信都令,后封槐里侯。北魏有万安国,官至大将军、大司马。隋代有万宝常,音乐家,撰有《乐谱》。从唐朝开始,见于记载的万姓名人更多。他们大都活动在眉州(今四川眉县)、平江(今属湖南)、大冶(今属湖北)、越州(今浙江绍兴)、江州(今江西九江)等地。明清时期,万姓又逐步向河南、广西、广东、内蒙、山东、陕西、天津、福建泉州等地发展,有的还迁至海外,侨居印尼、新加坡等国家。由此可见其分布之广,繁衍之快。
据漯河市召陵区万庄民间现存万氏《宗族世谱》记载,其先主万佰川,字朝宗,于明洪武年间(公元1368-1398年),在大规模的移民中,携家人从山西到达螺湾隐澧之南,距城八里,择居姜栅(万庄前身)。此后,历经繁衍,世代相传,逐渐发展成为郾城县东的名门望族,人称“姜栅万”。其后裔。有一部分又先后移居以翟庄、冯庄、黄岗、大荆庄、杏树王、西坡李、五沟营(今属西平县)等周边地区。有的还远播于四川、新疆等地,异域繁衍。
万姓以“耕读传家”闻名乡里。明清时期,考取功名或被授予官职的达数十人,其中:第三世万惠于明永乐年间(公元1403-1424年)曾编纂《奇方纂要》一书。万国才在明末清初曾授业于太学(当时的最高学府),万应中为大学礼生,万昆、万定策入“翰林院”,万定一为登仕郎,万学礼任国子监司业(正五品),万明拳为清同治年间举人,等等。现代更是人才济济,名人倍出,漯河特等功臣、双汇集团卓越领航人万隆便是其中之一。
漯河姓氏和全国一样纷繁复杂,历史悠久。全国姓氏最新排名榜是李、王、张、刘、陈、杨、黄、赵、周、吴,现在漯河市姓氏的排名榜是:张、王、李、刘、赵、杨、陈、郭、宋、周,与全国十大姓氏排序基本一致。
张 姓
张姓的得姓始祖是张挥。字玉爵,号天禄,是黄帝的孙子。观弧制矢,赐姓张氏。因其为弓正(长)之官,主祀孤星。经过长期的观察,他发现孤矢星座中的八个小星的排列像弯曲的弓形,有一颗明亮的星体夹处在大犬和船尾两个星座之间,像欲发的箭头。受到启发,发明了弓箭。因其官名,被赐姓张。这一张姓主要是在河南境内发展,处在河南之中的漯河自然是其聚居、繁衍之地。
还有一支张姓是晋国大夫解张之后。解张,字张侯,是晋国的大夫,其子孙以解张之名命氏,世代仕晋。公元前403年,韩、赵、魏三家分晋,一部分留在原地,繁衍生息,一部分因这三个国家迁都而迁移。到了明朝初年,一批又一批的张姓族人从山西移民中原。现在漯河所辖的郾城、舞阳和临颍都是当时移民的主要迁入地。张姓移民与土著张姓融合在一起,不仅人口得以壮大,而且促进了经济的发展。这样以来,便形成了漯河地区张姓人口稠密,分布广泛的自然特征。
据史载,濮阳寿张(今濮阳市台前县)有一个名叫张公艺的人(张良第二十六代孙)他家和睦相处,九世同居,对当时的世风影响很大。唐高宗李治泰山封禅,经过寿张,登门拜访张公艺(时年88岁)。问其究竟,公艺秉笔书曰:“父子不忍失慈孝,兄弟不忍外人欺,妯娌不忍闹分居,婆媳不忍失孝心……。”其中含了一百多个“忍”字。高宗看罢非常佩服,即赐缣帛百匹,且亲书“百忍义门”四个大字,以旌其族。大书法家张旭为其题诗曰:“张公书百忍,唐朝著勋名,天子躬亲问,旌表悬门庭。洪都是故郡,清河脉长存,儿孙须当记,族远诗为凭。”从此,张氏便以“百忍堂”作为堂号。
还有清河郡张歆;范阳郡的张宇;太原郡的张伟;京兆郡的张汤,都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。
过去,人们在谈论姓氏的时候,往往说:“张王李赵遍地刘”,总是用这句话来概括这五大姓的排列顺序。据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计算,张姓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%,略少于李姓和王姓,是当今中国的第三大姓,遍及全国各地。在我市,按人口计算,张姓却是第一大姓。它们散居在各个街道社区,聚居在乡镇村落。比如,源汇区的马夫张、西寺张、张王于、沈张、张店;郾城区的张胡魏、张湾、尧张、大张、神张、沟张、斗张、渚张、高庙张、碾盘张、绰子张、卢张湾、张店;召陵区的杨树张、扁担张、呼雷张、柿园张、洼张、英张等都是张姓聚居的地方。
王 姓
在漯河王姓极为普遍,它不像其他姓氏,同出于某国、某地、或某人的姓氏,而是源头众多,支脉纷繁。古代帝王的子孙多称王子、王孙,他们的后人便以“王”为氏。因本为王族,世人称其为王家。
漯河处在封建王朝建都最多的中原之中,早有王姓先民在此繁衍生息。
唐朝时曾出过一位皇帝,就是舞阳县的王建(字光图,公元847—918年)。他年少时以屠牛、贩私盐为业。唐代应募入伍,后升任忠武军队将领。唐僖宗避乱途中,命王建为清道使,行至当涂(今凤翔)至兴元(陕西南郑)之间时,叛将李昌符焚烧栈道。王建牵着僖宗李儇(xuān)的坐骑从大火中冲出,使僖宗得以脱险。因救驾有功,僖宗封他为壁州(今四川通江县)刺使。他趁机招募8000多人,破鹿头,取汉州,屡建奇功。唐昭宗李晔继位后,拜王建为永平军节度使。他领兵攻克成都,据有两川之地,势力逐步扩大。唐昭宗天复三年(公元903年),封王建为蜀王。公元907年,唐朝灭亡,当年9月王建称帝,国号“大蜀”(史称前蜀),在位12年。蜀国因据有蜀中之天险,外部因此不易侵入,长期保持着相对安定局面,加之他厚待贤士,善于用人,当地经济、人口都有所发展。王建去世后,其子王衍继位,谥王建为“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”,庙号高祖,墓称“永陵”。
宋开宝二年(969年)有人密告魏州(又称大名府)节度使符彦卿谋叛。宋太祖派王祜去查办此事,并以相位相许。王祜接任后,明查暗访,却查无实据,数月没有向朝廷奏报,宋太祖就亲自诏见。王祜以自己全家百口性命担保,奏符彦卿确无谋叛事实,并直谏太祖不要因猜嫉滥杀无故。太祖不但没让王祜当宰相,反把王祜改派知襄州(今襄樊)。赴任前王祜在自己宅院内亲植槐树三棵,且非常自信地说:“我子孙必有为三公者。”果然不出所料,他的儿子王旦在宋真宗时,真的做了宰相,他的预言成了现实。王氏后人便以三槐为典故,取堂号为“三槐堂”。
王姓,作为我国十大姓之一,在各个历史朝代都有上乘表现。秦朝有辅助始皇帝平定赵、燕、蓟、荆等地的大将王翦。东汉有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无神论者王充,撰著《论衡》宣传无神论,捍卫和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。晋代有书圣王羲之,为后代书法艺术作出了巨大贡献。宋代有政治家王安石,元代有著名戏剧作家王实甫,一生笔耕不辍,创作杂剧,其中《西厢记》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。清代有大思想家王夫之,其著作宏富,他总结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。
漯河处在封建王朝建都最多的中原之地,境内早有王姓先民在此居住,并不断发展壮大。到了明朝初年,又有大批王姓之民,由山西洪洞县来漯定居,和土著王姓融合一起,在发展生产,繁荣经济方面多有贡献。
召陵区姬石乡杏树王村生产的“双王镰”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,因其做工精细,质量上乘而响誉乡里。一九六四年,“双王镰”被评为河南省优等产品,年产量达三十万张,畅销冀、鲁、豫、皖、湘、鄂、陕、川、藏、蒙等二十几个省(市)自治区。郾城区龙城镇钮王村,以生产传统手工艺品“鸡毛掸子”而闻名。上世纪八十年代,这项技术已传播到周边十几个乡镇,荣获省地优质产品称号,现在已经响誉全国,畅销国外。
据最新统计,全国王姓已超过九千万人,是当今中国第二大姓,约占全国人口的7.4%,分布于全国各地。具体到漯河,王姓也极为普遍,全市王姓已近二十五万人,占全市人口的9.5%。
李 姓
李姓出自赢姓。尧时,皋陶曾担任掌管刑狱的大理之官,其子伯益被赐赢姓。后来子孙三代世袭大理职务,便以官命族为理氏。商朝末年,大臣理正因正直敢言,得罪纣王,被处死刑。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出逃,后在予东鹿邑(古称苦县)定居。逃难途中,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,为感激李子的救命之恩,从利贞开始改理为李,这是李姓渊源的主流。
   从商未至东周初期,李姓主要是在豫东一带发展。《元和姓纂》称,道家创始人李耳,字伯阳。号老子,生于苦县(今鹿县),为李利贞的第11世孙。他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,著《道德经》,用“道”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,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。李耳的后裔人丁兴旺,繁衍昌盛,先后徙居陇西(今甘肃)、葬柏(今唐山)等地,逐渐发展为当地的名门望族。自东汉开始,李姓有一部分又陆续移居西南,分布于川、滇一带,也成为当地的大姓。
古往今来,李姓名人荟萃。历史上称帝者达60多人,先后建有大成、西凉、凉、吴、魏、唐、楚、后唐、南唐、天蜀、西夏和大顺等政权。并曾涌现出许多政治、军事、文化方面的著名人物。春秋战国时有改革家李悝,秦代有政治家李斯,西汉名将李广,唐代诗仙李白,军事家李靖,南宋词人李清照,明代思想家李贽,医药学家李时珍。时至现在,又是人才辈出。据1998年新编《漯河市志》记载,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牺牲的城区籍李姓革命烈士就有60多人。1975年8月上旬,市区曾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,沙河北岸小李庄河堤最先决口,全村房倒屋塌,一片汪洋。这个村的党支部委员、民兵营长李二毛,身先士卒,奋战在抗洪第一线。他为抢救两位被洪水围困的老年村民,献出了自己的生命,时年仅37岁,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抗洪战歌。
李姓是中华民族当今的第一大姓,据新《百家姓》载,李姓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.9%,位居100姓之首。我市的李姓居民除一部分世居中原,还有来自不同区域的移民,他们散居在城镇街道,聚居在乡镇村落,诸如:李集、李村、李湾、李庄、李盘庄、李槐庭、李傅吴、河沿李、河西李、西坡李、东坡李、长河李、前油李、沟渠李、大羊李、清明李、井李、沟李、黄李、前李、后李、仲李、邱李、军李、庙李、河李、小李庄等等。
赵 姓
赵氏出自赢姓,形成于西周,祖先是伯益,始祖是造父。伯益为颛顼帝裔孙,被舜赐姓赢。造父为伯益的9世孙,是西周时驯马和驾驭马车的能手。他在桃林(河南灵宝)一带,得到八匹骏马,调训好后献给周穆王。周穆王配备了上好的马车,让造父为他驾驶,经常外出打猎、游玩,有一次西行至昆仑山,见到西天王母,乐而忘归。这时却传来徐国偃王造反的消息,周穆王非常着急,在此关键时刻,造父驾车日驰千里,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镐京,平定了叛乱。由于造父立了大功,周穆王便把赵城赐给他,自此以后,造父族就称为赵氏。周穆王传周幽王时,因幽王无道,造父的七世孙叔带离周仕晋,从此赵氏子孙世代为晋大夫。到战国初年,叔带的十二世孙赵襄子联合魏氏、韩氏三家分晋,建立赵国。
到叔带的孙子赵籍时,正式获得了周烈王的承认,与韩、魏两家并列为诸侯。公元前222年,赵国为秦国所灭,其王室贵族和平民百姓纷纷以国名为姓,称赵氏。
赵姓的发祥地是山西,后来逐渐向中原、西北及江南播迁。赵氏家族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不畏强暴的勇敢精神,特别是从晋阳迁都邯郸之后,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,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。诸如《赵氏孤儿》中的赵盾,为了社稷江山,他舍身忘家,拯救幼主。《胡服骑射》中说的赵灵王,破除陈规旧俗,带头穿胡服,练骑射,强大赵国军队的事迹。为赵氏族的兴旺发达作了很大的贡献。
当今赵姓,依人口数量排序,在全国居第八位,在漯河有107437人,占全市总人口的4.1%,是漯河的第五大姓,不仅分布在各个乡镇村庄、街道社区。其渊源流长,曾涌现出许多历史名人。位于市区海河路东段北侧的石槽赵村,就是因赵姓居住,又有刘秀喂马的两口石槽而得名。该村明代人赵应式,博学多才,文笔犀利,闻名遐迩。明正德年间(公元1 506—1 521年),他曾先后任山东东昌府通判、顺天府霸州知州等职,后卸任归里。1934年出版的《郾城县记》载,赵应式的存世作品有《创建忠诚祠记》、《重修仁佑祠》、《重修县治碑记》、《石界河记》等名篇。明嘉靖三十二(公元1 554年)编纂的第一部《郾城县志》也是出自他手。
五代后周时,赵普助赵匡胤发动“陈桥兵变”建立宋朝。宋太祖赵匡胤封赵普为宰相。他又采取了”杯酒释兵权”的措施,削减了地方武装,巩固了中央集权,把天下治理得很好。宋太祖就问:“你怎么把国家治得这样好?”赵普回答说:“我不过是靠了半部《论语》罢了!”赵普死后,家人整理他的书箱,果真什么宝贝也没有,只有他生前常读的一部《论语》。赵氏就以“半部堂”作为堂号。
宋朝时侍御史赵忭是个清廉爱民的好官,人称”铁面御史”。他当成都知府的时候,一清如水。当他看到人民安居乐业,就高兴地弹琴取乐。同时,还养了一只鹤,时常用鹤毛的洁白勉励自己不贪污;用鹤头上的红色勉励自己赤心为国。他没有什么金银钱财,只有一琴一鹤。后世为学他为官清廉便以“琴鹤堂”作为赵氏的堂号。
历史上,赵姓也有不少世杰俊彦,彪炳史册,诸如西汉天水郡的赵嘉(赵襄王的太子、代王)。西汉涿郡的赵汉(颍川太守),南阳郡的赵喜(东汉太傅)等。
杨 姓
杨姓是全国的第六大姓,就漯河而言,有98250人姓杨,占全市人口的3.7%,它聚居在两县三区的许多村庄,散居在城区的各个街道、社区。诸如郾城区的大杨、小杨、木梳杨、斗杨、杨根庄;召陵区的杨庄、双杨、新大杨、新小杨、穆杨、双杨、杨店、坡杨、升杨;临颍县的傅杨、张杨、后杨、竹园杨、杨林、前杨东、前杨西;舞阳县的杨文进、杨天池、大杨庄、仙庄杨、坡杨、杨楼、东坡杨、大杨、天边杨和市区的杨树张、小寨杨、英杨等村落都是杨姓聚居的地方。杨姓的起源有两支,一支是出自姬姓,以国为氏。西周末年,周宣王的小儿子名叫尚父,被封在杨国(今山西洪洞县)为侯。春秋时,杨侯的封地被晋国所占,其后人就以封国为姓,称为杨氏。另一支是,春秋时晋国公族,有一支改为羊舌氏,食采于羊舌,为羊舌大夫,羊舌氏中一个人叫叔向,博学德高,是位贤臣,因戴晋有功,晋国君就把杨城封给了他,其后代便以封地为氏,姓杨。
东汉时有关西人杨震,博览明经,时人称其为“关西孔子”。杨震为官非常清廉,任荆州刺史时,茂才王密在夜间带十斤黄金到他家行贿,杨震坚持不收,王密笑着对杨震说:“现在是深夜,又在你府上,绝不会有人知道的,请你收下吧!”杨震义正辞严地说:“天知,地知,你知,我知!怎么说没人知道?你快回去吧!”后人为了效法杨震为官清廉,便以“四知”为堂号。
东汉会稽郡杨琁初举孝廉,为零陵太守。当时苍梧桂阳,猾贼相聚进攻郡县,贼众力强,而旋寡力弱,众人忧恐。琁特制马车数十乘,以排囊盛石灰于车上,系布于马尾,又制兵车设弓弩。到了战时,将马车居前,顺风扬灰,迷敌视线。再用火烧布,马受惊奔突,闯入敌阵,再将弓弩齐发,鉦鼓鸣震,群盗惊骇破散。追击伤残无数,杀其头领,郡内贼清。三迁为勃海郡太守,后徵拜尚书仆射。
还有隋朝开国皇帝杨坚、袭父职为隋国公,女为宣帝皇后。静帝年幼即位,他任丞相,封隋王,大定元年废静帝自立,建立隋朝。
宋代有以杨业、杨延昭、杨文广为代表的杨家将。他们的事迹在当时就被人传颂,后经文学艺术家搬上戏剧舞台,在民间广为流传更具传奇色彩。
南宋抗金英雄杨再兴,为抗击外族侵略,战死在今漯河市商桥镇的小商河,焚烧其尸,身中箭头就有二升。
还有杨旦,今河南省漯河市东穆杨村人,大清乾隆年间进士,先任河南舞阳县知县,后任苏州知府,一生为官清廉,深受百姓爱戴,人称“杨青天”。
郭 姓
郭姓出自姬姓,源于古虢国。据《汉书·地理志》和有关姓氏古籍记载,虢国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国,有东虢、北虢、西虢之分。其中,东虢在今荥阳东北,开国君主是周文王的弟弟姬叔(亦称虢叔)。公元前767年,虢国土地被郑武公占领,周平王又把姬叔的后裔姬序封于上阳(今三门峡及山西平陆一带),称为北虢。公元前655年,晋国假道于虞灭掉北虢。“唇亡齿寒”、“假虞伐虢”的成语故事即出于此。西虢在今陕西宝鸡东,也称城虢,开国君主是文王弟虢仲(亦称姬仲)。西周灭亡后,因虢、郭字异音同,虢国的后代均以郭为姓。
春秋战国时期,郭氏繁衍发展的中心在今河南、陕西、山西省,并逐步形成许多支脉。秦汉时,郭氏开始播迁于山东、河北、湖北等地。唐代,中原郭氏先后两次向福建迁徒。公元1127年,有许多郭姓族人随宋高宗赵构南逃,居于江、浙、湘及两广等地。明末清初,福建郭氏有一支迁居台湾,乾隆三十四年(1769年),台湾郭姓已有近百人,散居高雄、彰化、嘉义等地,后发展成为台湾地区的十大姓氏之一,有部分郭姓还远徙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。
历史上的郭姓名人,汉有郭解(济源人),以行侠闻名于世;三国有郭嘉(颍川人),为曹操重要谋士,从征十一年,运筹策划,对统一北方有所贡献;晋代有事母至孝而闻名的郭巨(温县人)。唐代,郭姓任宰相者四人,最为著名的是郭子仪,他为平定“安史之乱”、中兴唐室功高第一,升中书令,封汾阳郡王,历清宗、代宗,到德宗时尊为尚父,身系天下安危二十年。五代时,尧山(河北隆尧人)人郭威,于公元前51年,代后汉称帝,建都汴京(开封),历三帝十年。宋元明清,在文化艺术领域的郭姓名人更是群星灿烂。近现代最著名的是学界泰斗、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郭沫若,他在上世纪50年代,对三门峡附近虢国墓地出土的大量历史文物考证后,撰写的《三门峡出土铜器二三事》,是研究虢国历史及郭姓起源的又一重要依据。
郭姓在全国汉族姓氏中名列第十六位,在漯河依人口数量排序居第八位,共有70947人,占全市总人口的2.7%,大部分是明初从山西迁徙过来的移民,最早的一支在今源汇区空冢郭乡。后来又不断向周边发展,分布十分广泛。在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城区内,仅村名相同的郭庄就有十几个,比如大郭庄、小郭庄、东郭庄、西郭庄、前郭庄、后郭庄、郭寺、郭栗庄、郭桥东、郭桥西、沙郭、席郭、布袋郭、寨东郭、三所楼郭等。郭姓居民对我市的经济繁荣、城市建设和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,都曾做出积极贡献,并涌现出许多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。
宋 姓
宋姓在全国名列第22位,在漯河,居第十位,有43911人,占全市人口的1.8%。宋姓分布也相当广泛。主要居聚地是临颍县繁城镇湾宋、宋庄,固厢乡七里村,王孟乡北宋,王岗乡水牛宋。舞阳县姜店乡大宋,马村乡宋庄,侯集乡宋庄,孟寨镇宋桥,保和乡楼宋。召陵区姬石乡宋寨,万金镇宋庄。郾城区三周乡宋庄、城关镇宋庄。源汇区大刘镇宋庄和干河陈乡小宋庄等。
宋姓发源于河南,也出自子姓。为商朝王族支脉后裔,其始祖是微子启。商朝的都城原来在今商丘,后迁都于殷(今安阳小屯附近),商第三十一代君主帝辛(即殷纣王)走向衰败,他有个儿子名启,因封在微故称微子启。武王灭商后,商遗民四处逃散,无家可归。微子启为保全商族香火,带领族人拿着宗庙的祭器,抬着棺材,求见武王。武王知其仁慈,答应把商旧都周围的一些地方封给他,建立宋国,负责管理商族遗民。宋国历时700多年,传三十六代,于公元前286年被齐、魏、楚联合攻灭,三分其地。亡国后的宋国子孙便以原国名为氏,始有宋姓。
宋姓形成以后,历经繁衍,人才荟萃,精英迭出,在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各个朝代担任宰相和相当于宰相的大臣、大夫不乏其人,并且贤相居多,最为世人所推崇的是唐朝玄宗时的宰相宋璟。他主张宽赋税,减刑罚,让百姓安居乐业,革除前弊,选贤任能,使百官称职,并以身作则,不询私情。有一次,他的一个堂叔依仗亲戚关系,想让吏部给个好差事。宋璟知道后对吏部官员说:“选人是国家的大事,不能以私害公。我堂叔本可依照惯例授予应得的官职,但他竟大言不惭,伸手要官,让他回老家去吧!”还有一次,玄宗的哥哥宁王不经中书省的合法手续,要把官职授予亲戚,当时,玄宗也同意了,但宋璟据理力争,强调“至公之道”得从皇上做起,才能上行下效,玄宗接受了他的意见,立即纠正。宋璟“守法持正”被世人传为千古佳话。
宋姓是在辗转迁徙中逐渐发展壮大的。从其播迁的走向规律来看。主要特征是由北向南,由东向西流动。汉初,为巩固中央集权,各地豪强势力被强行迁至京兆(西安),朝廷便于直接控制。中原宋姓西迁关中之时,有一支徙居西河介休(今属山西),人丁兴旺,枝繁叶茂,渐成望族。明初,洪洞县,介休一带的宋姓又大批迁徙河南,定居豫中南各县,漯河也是其扎根落户的地区之一,宋姓在这里发展较快,除了乡镇村落以外,城区街道也有许多宋姓人居住。
周 姓
周姓的起源,主要是出自周昌、周任之后。相传黄帝时,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,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。这两个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。因二人无世系可考,唐、宋时期的姓氏学者将周姓起源下延至周朝,认为周氏源于姬姓,其始祖为周文王。周公东征胜利后,大规模分封诸侯,其中姬姓国就有48个,这些姬姓国大多以国名和祖父名号为姓氏。秦灭周后,有相当一部分周族宦室子孙因为周朝遗民便以周为氏,姓周。周氏的后代,分散于古时的汝南(今河南、安徽一带),庐江(今安徽、湖北一带),临川(今江西省)陈留(今在河南省境内),沛国(今属河南、安徽、江苏省境),泰山(今属山东境)等地。
据历史记载,西周历十三王,至周平王时,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阳、史称东周。周平王有个儿子叫姬烈,被封于汝南。秦始皇一统天下,以周赧王(周朝最后一任国王)为首的周朝王族被废为庶民,迁至悼孤(在临汝西北)。被封于汝南的周平王后裔繁衍昌盛,也逐渐发展成为名门大族。周邕的孙子周仁被封为汝坟侯(汝坟故地在今叶县北),赐号公正。周仁有十个儿子,繁衍出许多支脉。先居汝坟又徙安城,历史上就有“汝坟下湿,徙于安城”的说法。
周姓是当今中国的第九大姓,在漯河有39218人,占全市总人口的1.5%,也是全市的十大姓氏之一。古时,曾属于汝南郡的漯河,由于连年战乱,人们四散逃离,致使人口锐减。直至明初,又有山西周姓移民在此落户。《漯河市地名志》载,明洪武、永乐年间,从人口稠密的山西向中原移民时,有周姓兄弟三人定居于原郾城县境内。后来,兄弟三人析产分家,独立门户,只有老大留在原地,称“大周(村)”,今属郾城区黑龙潭乡。老二在相距不远的“三官庙”(后称周大庙),附近建村,始为周庄(一说湾周)。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,后分为前周和后周两个村。老三迁出后,定村名“三周”,即原郾城县三周乡政府所在地。与此同时,陆续从山西迁来的周姓移民,先后在漯定居。现在的郾城区龙城镇的周庄,裴城镇的冢周,新店镇的新周庄和周石黄村;召陵区万金镇的周庄村,青年乡周韩村,源汇区大刘镇周庄村都是周姓聚居的地方。
历史上周姓也曾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,或彪炳于史册,或立传于家乘。据统计,周姓在二十四史中单独立传者276人;收录《中国名人大辞典》的610人;《当代中国名人录》中有147人。已故河南著名教育家、原市政协副主席、民革名誉主任委员周祖训,祖籍内黄县周宋村,虽属客籍周姓,但在市区从事教育工作50多年,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,他的学生有的已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。
全国稀有姓 漯河不难见
中华姓氏纷繁,历史悠久,数量众多,其中有一些是比较罕见的稀有姓氏。他们使用的姓氏,数量很多,但比较分散,相对来讲,人数也比较少。这是姓氏在产生、迁徒、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,也是姓氏文化独有的一种特征。漯河人的姓氏,有一些也属于稀有姓氏,这些罕见的姓氏,其渊源和现状怎么样?
井 姓
     井姓始于3000多年的周代,系炎帝神农氏的后裔。春秋时,虞国(都城故地在今山西平陆县一带)有位贵族大夫被封在都城附的井邑,史称井伯。战国时,一度称霸诸侯的晋国“假道伐虢,还师又灭虞”。虞国被灭后,井伯的子孙便以先祖的食邑地名“井”为氏。有的留居原地,有的则从山西老家流徙于四方。其中,有一支在今陕西扶风一带发展成为望族,并以此为中心又向各地播迁,分布广泛。有资料显示,山西、陕西、河南、辽宁多此姓,四省井姓约占全国井姓的59%。
漯河井姓的聚居地在召陵区青年乡井庄村、舞阳县侯集乡井庄村。据《漯河市地名志》记载,明初,井大勇兄弟5人从山西移民至此建村,始称井家庄,后简称今名,已历600多年,传25世。散居在市区的井姓,有一支来自邓州市彭桥镇杜北营村,还有一支来自西平县和上蔡县芦岗乡井庄村。
利 姓
   利姓是全国的稀有姓氏之一,漯河虽有此姓,但非常罕见,其姓来源于两个方面:一是以国为氏。古时有个终利国,故地在今江苏铜山北部的利城及赣榆一带。虽然国有其名,但实际上只是个不太大的“氏族部落”。族人的后代以国为氏,称为“利”姓。二是汉代以后由少数民族的复姓演变而来。鲜卑族有舍利氏、爬利氏、邪利伽氏等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,进行汉化改革,这些复姓都先后改为单字“利”姓。
   利姓早期主要是在今河南洛阳、江苏铜山及江西等地繁衍生息,后来逐渐向周边的山东、安微、河南、河北、湖北等省发展。时至今日,南北都有,人数不多。
   母 姓
   漯河母姓最早的聚居地,在舞阳县保和乡的西母营村,与平顶山市鲁山县顺店乡下母营村之母姓同宗。源汇区、郾城区境内均有此姓。
   母姓出自地名,发源于母丘,故地在今河北省平乡县以北至晋县一带。春秋时,齐宣王的弟弟被封于此地,为承继先祖胡公满的祭祀,就以封地为姓,赐以胡母氏。其后人又分出一支,称母丘氐。古时,还有母东、母将、母知、母盐等复姓。后皆改为母氏。
   母氏早期繁衍于齐国地域,后来逐渐向周边发展,散居在晋、冀、鲁、豫、赣、江、浙等地。其中,有一支在河南形成聚居点,人口相对集中,并不断发展壮大。所以,漯河及临近的西平县、鲁山县和洛阳地区多此姓。
   黑 姓
漯河黑姓早居于舞阳县孟寨村;上世纪50年代初,老市区(今源汇区)曾迁入黑姓父女二人,人们分别称其为“老黑”、“小黑”,他(她)们感到很不舒服。因为,这个字作为姓氏应读“贺”,而不是辩别颜色种类的“黑”,更不是区分光明与黑暗的“黑”。类似这样的姓氏有很多,都是不能随意改变的。
尽管如此,黑姓仍不失其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的特点。据有关史料记载,春秋时,楚共王有个儿子名黑肱,字子晰,官为楚国大夫。黑肱的后代遂以其名“黑”为姓。世代相传,沿用至今,分布广泛,临近漯河的西平权寨乡黑庄、南阳淅川香化乡、开封朱仙镇、荥阳及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宁夏等地均有此姓。
掌 姓
漯河早有此姓。北宋许州郾城人掌禹锡(公元992—1086年)字唐卿,进士及弟,拜官工部侍郎、参军、大理寺丞、光禄寺卿、侍御史、尚书屯田员侍郎等职。他知识渊博,著有《周易集解》1 0卷(无存)。后因年老多病辞官。掌禹锡为官数十年,生活俭朴,不摆阔气,为此而遭同僚、下属轻慢,他仍正己完身,从不计较,为子孙树立了好榜样。
支 姓
支姓族人虽少,却椒衍瓜绵,不断发展,至今已达三千多年,其姓有两个来源。一是以嫡庶为氏。周朝王室正妻的长子称嫡子,也叫宗子,是继承王位的首选人物,其他儿子均称庶子或支子。庶子的后代有的便以其分支的“支”为氏,形成一支最早的支姓。
二是源于西域,出自月支国。其活动地域在今甘肃中、西部,青海东部的祁连山一带,过着游牧生活。月支国强盛时,势力范围曾达到印度恒河流域的克什米尔等地。汉代,月支国遭匈奴攻击,大部分迁至今新疆伊犁河流域,称大月支氏;少数进入祁连山与羌人杂居,称小月支氏。晋代,月支国族人抵达中原,初居京都洛阳,有的又徒至山西、陕西地区,逐渐融入汉族,并以月支国的“支”为姓。历经繁衍发展,支姓流布于今宁夏、河北、浙江、上海、江西等省、市、自治区,现有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.01%。
漯河的支姓来自邻近的西平县权寨镇刘庄及浙江绍兴等地。最早的一支居于郾城城关镇南后街,以做酱醋生意为业。1944年,郾城(含漯河)被侵华日军占领。年仅24岁的郾城支姓之子支天雷,满怀一腔热血,不畏强暴,用刀劈死两个日本鬼子,壮烈牺牲,成为漯河历史上普通民众因抗击日军而英勇献身的第一人。其胞妹支天兰于1948年随丈夫去台湾,上世纪90年代初,曾两次回大陆寻根探亲,表达了对祖国、对家乡、对亲人的怀念之情。
淡 姓
漯河自古无淡姓,现在散居于源汇区的淡姓族人,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外地迁入的。上世纪80年代,漯河区划调整,升格为省辖市后,随着干部调动,又有淡姓移居市区,分布在源汇区马路街办事处的一些社区内。
追根溯源,淡姓始于周代,系以人名为氏。公元前11世纪至前771年,殷商灭,周朝兴。当时,有位贵族大夫名籍淡,其后人分别以他的名字为姓,称籍氏,淡氏,形成两个不同的姓。楚汉相争时,为避楚霸王项籍的名讳,籍氏大部分改为席氏,有一部分则随淡氏,也姓淡。
淡氏在数千年的发展中,先后在广平(今河北南部)、弘农(今焦作一带)等地成为望族。后又逐渐流布于各地。如今河南、河北、江苏多此姓,三省淡姓约占全国淡姓的48%。
缑 姓
缑氏出自姬姓,起源于西周,以封邑为氏。据《通志·氏族略》载,西周时,有一卿大夫,因功受封于缑邑(今河南省偃师市)。公元前520年,周景王死后,他的儿子朝曾起兵造反,争夺王位。晋国就派籍淡率军助周朝平定叛乱,曾在缑邑驻兵。子朝兵败后,逃奔楚国,被封在缑邑的大夫也失去了封邑,他的子孙就用原来的封邑名称“缑”作为自己的姓氏,姓缑。
缑,本来是河南省境内的一座山谷,相传两千五百年前,周灵王的太子晋,曾在这座山上驾鹤成仙。春秋时,是滑国的领地,后改置缑氏邑,时至今日缑氏山的名称仍然保存。山下有一缑氏镇,是通往登封县的必经之路,这里便是缑氏家族的发祥之地。
因为缑姓的原籍就在缑氏山,历史上曾设缑氏县。现在京深铁路的新乡至郑州段,有“缑氏车站”。尉氏县有缑家庄,西华县有缑家村,河北省有缑桥乡。此姓全国稀有,漯河也很少见。唯独召陵区有此姓。仅一户三代七口人,近代由西华县迁入定居于原郾城县,河北省多此姓。

   

我要投稿

  • QQ交谈
  • 电话:17091166789
  • 微信号:孝道强国

网站纠错

  • QQ交谈
  • 电话:170911667989
  • 微信号:孝道强国